為什麼要定期抽水肥?
抽水肥是維持化糞池正常運作的必要步驟。化糞池內的污泥會隨時間堆積,若不清理,分解功能會逐漸降低,導致排水緩慢、氣體外洩,甚至倒灌。
定期抽水肥能:
• 清除沉積物與油脂。
• 維持細菌分解效率。
• 預防臭味與環境污染。
一般建議住宅每 2~3年 抽水肥一次。
異常警訊一:排水變慢
排水孔或馬桶沖水速度變慢,是最常見的警訊之一。
這代表污泥層已經堆高,污水無法順利通過。
若全屋排水皆受影響,就可能是化糞池滿了,而不是管線堵塞。
異常警訊二:馬桶冒泡或水位不穩
沖水後水面出現氣泡或「咕嚕聲」,通常是池內氣體壓力過大。
這些氣體是糞便分解過程中的甲烷與硫化氫,一旦積聚太多,就會沿排水管反壓至屋內,是典型的化糞池超載現象。
異常警訊三:異味擴散、無法消除
廁所、廚房或庭院持續出現臭味,即使清潔也無效,這時就不是衛生問題,而是化糞池氣體外溢。
若氣味來自地排或馬桶,應立即安排抽水肥作業,防止氣體倒灌。
異常警訊四:地面滲水或潮濕
當化糞池污泥過多,液位上升會造成污水外滲。你可能在庭院或地面發現潮濕區塊,甚至出現泥水氣味。
這種情況若放任不理,可能造成地基滲透、地下水污染,必須立刻抽水肥並檢查池體是否破裂。
異常警訊五:多年未保養或紀錄遺失
許多住戶搬入多年卻不知上次抽水肥的時間,這其實最危險。化糞池內部長期淤積,會導致結構老化甚至崩塌。
建議建立清運紀錄表,每隔2~3年主動安排檢查與抽水肥。
抽水肥延長壽命的小技巧
• 避免將油脂與廚餘倒入排水孔。
• 維持排氣孔暢通,減少氣體積聚。
• 使用天然酵素或益菌粉,幫助分解有機物。
• 請合法業者操作,確保清運乾淨且合規。
這些日常習慣能讓化糞池壽命延長數倍。
結語
抽水肥不是等臭味出現才做的事,而是預防性的維護工作。只要掌握五大警訊,就能提前發現問題、減少損失。


